國聖港燈塔 台灣極西點燈塔
地址:台南市七股區頂頭額沙洲,縣道173線-北堤堤防
十二月十六日乘著寒流之弩,驅車南下嘉義與台南,希望達成一日三塔,
塭港堆、國聖、安平等三燈塔的任務,行經彰化前面路途茫茫,空氣品質
不佳,到達嘉義往東石漁人碼頭方向才轉為有藍天,塭港堆燈塔位於雲林縣
口湖鄉外傘頂洲,網路爬文結果都說要從東石漁港前往較為方便,搭船出海
每人600元,可惜是日沒有其他人搭載,自己只能在堤防上用高倍率望遠鏡
捕捉,風大加上遠端雲層厚,待了一個多小時毫無結果,決定改找東石鄉
後埔福安宮與布袋鎮永安宮的土沉香老樹後,再探訪台南七股的國聖燈塔。
離開嘉義好不容易上了濱海公路61線,開了六十公里,下濱海公路後由車上
導航帶路,往台灣極西景點前進,鄉道路不大、車少人也少,剛開始見到的
是兩旁一大片魚塭,產業道路越走越小,直到車開到盡頭,橫亙著是沙堆疊
起伏的沙洲,幾乎就是不會沉的流沙景觀。
周圍非常荒涼,除了整片沙灘的消波塊與無際的沙洲,腳踩下去全部進沙,風
吹來也滿臉是沙,下車還要踩著流沙走 約 400公尺,很難讓人想像這裡是在
台南七股,我猜沙漠景況也不過如此;國聖燈塔堪稱是台灣最孤單的燈塔。
四輪傳動的車碰到整片沙洲也沒轍,除非有駱駝幫忙。
橫亙著的是風沙堆疊起伏的景觀,宛如不沉的流沙沙漠。
除了整片沙灘的消波塊與厚厚流沙外,周圍非常荒涼!
腳踩下去全部進沙,烙印很清楚,風吹來也滿臉是沙。
下車走了一兩百公尺,終於可遠觀到燈塔的廬山真面目。
走了一半路回頭一看,只有見到消波塊堆疊在厚厚的沙堆上的景觀。
沿革:
國聖燈塔又稱為「七股燈塔」,也稱國聖港燈塔,1957 年興建於七股區網仔
寮沙洲上(台南市七股區國聖港),為一方錐形鋼架結構,塔身顏色為黑白相間。
後因海岸地形變遷(海潮侵蝕)及1969年颱風襲擊,沙洲盡失,整個燈塔陷入汪
洋大海之中,無法使用;1970年6月移至附近頂頭額沙洲,北堤堤防另建新塔
,鐵塔般的外型,屹立於台灣本島極西點,守護著出海漁民。
近看雄赳赳挺拔的燈塔,高入雲天。
還有台電公司配置運轉的的電表釘掛在牆上
抬頭望向天,方錐形鋼架支撐塔燈的模樣,也是每天風吹雨淋日曬鹽烤。
方錐形鋼架結構下面是約兩公尺挑高鏤空的水泥基座,應該是避免海水倒灌鏽蝕鋼骨。
燈塔基座南側是「極點慢旅 極西點」鐵箱盒。
到達國聖燈塔很興奮地巧遇一位重機車手,剛完成極東西南北點的燈塔愛好者,
她說剛自鵝鑾鼻燈塔一路北上到此。
在短暫的藍色天空下,孤寂的燈塔有種威武不屈的氣勢。
來個臨別秋波,拿起長鏡頭相機,留下燈塔頭的鏡頭。
這個燈塔偏僻又難找,機車比開車方便,最好也不要一個人前往。
初建年份 |
1957年;新塔:1969年 |
啟用年份 |
1957年;新塔:1970年 |
構 造 |
水泥基座及上層方錐形鋼架結構 |
塔 高 |
32.7公尺 |
燈 高 |
34.2公尺 |
目前燈器 |
四等電燈 |
光 力 |
二八、○○○支燭光 |
光 程 |
16.6浬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