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舊車站 台鐵西部縱貫線最後竣工啟用的火車站
住址:高雄市三民區建國二路318號
小時候一聽到高雄車站就會與鋼鐵、重工業等畫上等號,與父執輩去屏東訪
親戚時需在高雄站換車,但對這個「火車頭」一點印象都沒有。
高雄車站外觀接近「折衷式」建築,由大小不同的正方體所組成,共三層樓,
最上方搭配一座大屋頂,猶如帶上一頂方帽子;第二層中央設計一座破風式小
屋頂,展現傳統的東洋風情;破風頂前方有一扇圓窗,原本是掛著一座大的方
型時鐘,目前已取下恢復圓窗原貌。
站前廣場原本是一座紅色鯉魚塑像噴水池,如今夷為平地,植披為綠色草地。
高雄車站是日治時代台灣西部縱貫線最後一個完成的火車站。興建於1940年
,為了日本人「南進」策略而建,正因為當時是台灣西部最後完成的車站,
因此站體設計、外觀、週遭腹地…等,擁有其他車站無法比擬的特色。
高雄舊站有一件非常特殊的際遇就是站體搬遷
※高雄舊火車站遷移記
隨著交通新時代來臨,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展開,高雄火車站終於
2002年3月27日發出最後一班列車,卸下重擔,不再擔負運輸的工作。
高雄身為台灣工業重鎮,在新都市快速發展,與保留舊有城市文化的平衡下
,2002年8月16日經各方努力與折衝協調,火車站站體向東南搬遷82.6公尺
,立下具歷史與經濟效益的里程碑,高雄舊站開啟文化觀光的新生命。
高雄站大廳採挑高設計,大廳上方氣派十足的藻井,由四根巨柱頂著,巨柱
柱頭是古埃及棕櫚葉紋路雕刻,配上東方的雀替元素,頗富浪漫美感。
高雄舊火車站外觀氣勢雄偉,「帝冠式建築」當時是日本軍國主義權威的象徵
,如今轉型為「高雄願景館」,保留一大片的廣場,位處高雄市最寬廣馬路--
中山路,以及東西向的建國路的樞紐,更突顯了舊車站開闊雄偉的景象。
↓2012年8月路過車站時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