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紀州庵
住址: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15號及109巷4弄6號
紀州庵,是建成於日治時期1917年新店溪畔的料亭,戰後成為公務員宿舍。主樓已於1994年大火毀去,
今僅存離屋,列市定古蹟並作臺灣文學展覽、講學場所。
1897年,日本和歌山縣平松家族到臺灣開設料理店紀州庵。本店位於台北法華寺斜對面,今西門町西寧南路、貴陽街口。
隨著日本人在臺北的統治逐漸步上軌道,日本內地到臺灣居民也日漸增加,紀州庵業績蒸蒸日上,
紀州庵創辦人平松德松便於1917年於川端町新店溪畔建立支店。當時日治時期,因倚靠溪畔,成為日本內地人鍾愛的
水岸休憩區,茶館、料理亭、藝妓館林立,包含紀州庵、川屋敷、新茶屋、清涼亭等料理亭為當年代著名的賞菊處。
初期紀州庵支店原為木造茅屋,以扶橋直通土堤,自1927年興建高達三層樓的主建築,可登高遠眺,還有精緻日式庭園。
日本人興建紀州庵時,利用當地原本已有的榕樹林,在林間蓋日式建築,使得一棟棟建築和樹林結為一體,一路綿延至
新店溪畔。此料亭除以新店溪的香魚作特色料理外,也結合水岸的特色作經營,出租小船及捕魚網具,更推出了可以在
船上舉辦宴會的服務。
戰後時期,紀州庵成為台灣省合作事業管理處宿舍。二二八事件後一年,紀州庵唯一住戶王文興一家人購入。
1949年,政府撤退來台,原本只住了十戶人家的紀州庵,人口不斷湧進,原有房間、走廊、空地都增建簡陋的眷舍,
花園也變成種菜、養雞、養鴨的小農場。長八公尺、寬卅公尺的離屋,尚完整保有建築構架,只被後來居住者
添加現代建材,折損了原建築。
1960年代,以紀州庵為中心延伸至廈門街、牯嶺街一帶,文學報刊及出版社林立,孕育出林海音、余光中等多位現代文學作家,
紀州庵代逐漸轉化為現代台灣文學重鎮。1994年5月6日紀州庵主樓大火,因此,台北市府計畫將殘餘紀州庵建築改為停車場。
後市府文化局將紀州庵規劃成為文學館。再轉型為紀州庵文學森林。
留言列表